2025年7月27日,天津蓟州区遭遇了有水文记录70年来的最大山洪,气象水文部门将其定性为“五十年一遇”,泃河沿线13个村庄进水,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灾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对口帮扶干部张丛林、孝建伟闻“汛”而动,奔赴抗洪一线,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信念,挺膺担当、昼夜奋战,全力守护帮扶村群众安全。
面对汹涌而来的洪水,下营镇营周庄村驻村第一书记张丛林、下营镇官地村驻村第一书记孝建伟协同村两委,积极投身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防汛抢险攻坚战中来,筑起守护群众安全的“铜墙铁壁”。他们第一时间冒雨排查险情,成功转移高风险地段居民,妥善安置至集中安置点,并对房屋、道路、泄洪渠等关键部位展开“地毯式”排查。他们向村民宣传强降雨天气安全避险知识,提醒村民注意观察房屋状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在通信网络中断的危急时刻,启用卫星电话保持联络,确保救援指令畅通无阻。


发现泄洪渠淤塞险情后,帮扶干部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泄洪渠局部淤塞影响行洪的区域进行紧急疏通,连续两天坚持24小时轮流值守巡检,紧盯泄洪渠和低洼地带,严防次生灾害。暴雨中,他们的身影始终坚守在堤坝上。洪水稍退,他们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清淤和灾后处置工作,进山检查山体滑坡情况,修复山场作业通道,逐户发放救援物资,组织应急送水,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争分夺秒帮助村民尽快恢复家园。“有他们在,我们心里就踏实!”村民感动地说。


为防止灾后疫情发生,他们带领村民持续开展环境消杀,重点对主街道商铺等人员密集区域进行彻底消毒。同时,针对下周可能出现的降雨,提前完善应急预案,做好各项防范部署。
目前,灾后重建工作仍在紧张进行。在这场与自然灾害的搏斗中,学院帮扶干部牢记学院党委的嘱托,秉承着海运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的使命担当,展现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赤诚本色。 他们表示:“只要群众需要,我们一定全力以赴!”他们的坚守与奉献,让党旗在抗洪一线高高飘扬,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